近期,欧洲航天局的比皮科伦坡号宇宙飞船再次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它成功完成了对水星的第五次飞越任务,揭示了这颗最接近太阳的行星前所未有的新数据。
在这次飞越中,比皮科伦坡号首次利用中红外光对水星进行了观测,这一突破性的观测方式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水星的温度和成分。这些图像不仅展示了水星表面的细节,还揭示了其极端温差——白天酷热难耐,夜晚则寒冷刺骨。
自2018年10月发射以来,比皮科伦坡号经历了多次飞行调整,原计划在2025年抵达水星轨道,但现已推迟至2026年11月。尽管有所延迟,但它在9月初完成的最近一次飞行,以及随后的第四次和第五次飞越,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水星的认识。
此次飞越中,比皮科伦坡号上的水星辐射计和热红外光谱仪(MERTIS)发挥了关键作用。该仪器在中红外波段捕捉到了水星表面的温度、粗糙度和矿物组成的详细信息。这些数据不仅对于理解水星的地质历史至关重要,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MERTIS仪器的联合首席研究员,约翰·赫尔伯特对这次观测的结果表示了极大的兴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得到了来自水星的第一个MERTIS数据。这简直太棒了!”
在公布的数据中,巴肖陨石坑成为了一个亮点。这个在水手10号和信使号任务中已被观测到的撞击坑,在中红外波长下也清晰可见。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行星研究所的研究员索尔马兹·阿德利表示:“当我们第一次看到MERTIS的飞越数据,并立即识别出陨石坑时,真是令人惊叹。这个数据集中隐藏着许多新发现,等待我们去挖掘。”
据MERTIS的数据显示,在飞越过程中,水星表面的温度高达788华氏度(420摄氏度)。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室测试不同的矿物,观察它们在中红外波长下的发光特性,从而能够准确推断出水星表面沉积物的化学混合物。
阿德利进一步补充说:“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地了解水星的全球表面矿物学。MERTIS的这次观测为比皮科伦坡号的轨道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比皮科伦坡号的抵达时间有所推迟,但这次观测无疑让科学家们对水星充满了期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比皮科伦坡号将继续进行观测和飞行调整,为人类揭开更多关于水星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