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车市场再次迎来价格风暴,多款车型以跌破10万元的定价策略震撼上市。其中,吉利推出的银河星舰7 EM-i尤为引人注目,其限时售价区间锁定在9.98万至13.28万元,相较于同系列车型银河L7的起售价,足足降低了2.5万元。
银河星舰7 EM-i不仅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更在技术上展现出了强劲实力。该车型搭载了全球量产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6.5%,成功超越了比亚迪第五代DM-i发动机的46.06%热效率。尽管拥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吉利依然决定以亲民的价格将新车推向市场。
不仅如此,12月成为了新能源车企纷纷降价促销的关键节点。极氪推出了“购车权益”和“零息分期”等优惠政策;深蓝则在12月1日直接降价5000元;比亚迪下调了王朝系列车型的价格;而理想则在11月29日宣布了年底限时0息政策,部分车型的最低首付金额仅为6.98万元。
新能源车市场的零售数据同样令人振奋。根据乘联分会初步统计,11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127.7万辆,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7%。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累计零售量已达960.5万辆,同比增长41%。
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大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以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然而,降价的同时,车企也面临着利润空间的压缩。为了维持利润,部分车企开始将压力转嫁给供应链。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在邮件中呼吁供应商积极挖掘降低成本的空间,尽管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随后回应称,这并非强制要求,而是行业惯例。
比亚迪的业绩表现亮眼,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50.27万辆。今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达到325.05万辆,同比增长36.49%。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业绩支撑下,比亚迪还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价格战。
与比亚迪直接降价不同,特斯拉选择了另一种策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特斯拉将加快向供应商回款,但并未提及提高产品价格。然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特斯拉的举措只是表面功夫,并未真正保障供应商的利益。特斯拉在上半年确实遇到了利润折损的问题,但第三季度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不仅下游车企陷入价格战,中游企业也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困境。动力电池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降低的问题,负极、电解液等出货价格下跌,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新材料如半固态电池和钠电池等异军突起,对锂电池构成了威胁。
车企加速推出新品,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这对中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零部件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还需要应对车企多样化的需求变更。一些零部件企业的净利润率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行业降本空间有限。
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战不仅影响了车企和供应链企业,还波及到了传统油车领域。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广汽本田等合资厂商的多款主销车型也纷纷降价,以应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冲击。
尽管价格战愈演愈烈,但新能源车市场的需求量仍在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超过了60%。同时,行业需求仍在不断攀升。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新能源车企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之道。
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出海方面持续发力,与OPPO和华为等科技巨头展开合作。而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则在基础设施、智能驾驶和企业宣传等方面加大投入。与此同时,跨界造车的华为和小米也凭借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华为联合广汽集团造车,小米则通过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独特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
在这场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中,价格战或许只是暂时的手段。从长远来看,服务全面性、技术智能化以及产业国际化将成为新能源车企竞争的关键所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竞争的加剧,新能源车市场或将迎来一场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