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行业的浩瀚星空中,快手与抖音作为两颗璀璨的星辰,虽然同处巅峰,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市场期待。近期,快手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其发展路径上的曲折与挑战。
财报发布后,快手的股价遭遇重创,连续两日大幅下滑超过15%,市值缩水至2090亿港元,与其昔日辉煌时期的1.7万亿港元相比,缩水近九成,更与传闻中字节跳动3000亿美元的估值相去甚远。市盈率方面,快手仅为12.36倍,远低于腾讯的20.14倍,作为科技股,其股价显然被市场低估。
然而,从财报数据本身来看,快手的第三季度表现并不算差。营收达到915.14亿元,同比增长13.11%,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24.4%。直播业务虽有所下滑,但广告和电商业务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电商淡季的三季度,广告业务实现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20%,电商业务则实现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7.5%。
快手的财务底蕴同样不容小觑。截至三季度末,其账面现金及存款达234亿元,加上短期投资、扣除长期借款后,净现金部分高达418亿元。这也是快手在面临市场压力时仍能从容应对的底气所在。今年以来,快手频繁回购股份,累计回购507万股,涉及金额约2.46亿港元。
然而,快手的挑战同样显著。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腾讯视频号凭借微信这一庞大的社交生态,迅速崛起,成为快手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据估算,2023年视频号的日活用户将达到4.5亿量级,而快手则刚刚突破4亿。快手在下沉市场和普惠策略中积累的低俗内容问题,也使其近期成为舆论焦点。
电商业务方面,快手同样面临瓶颈。随着国内电商进入调整期,直播电商的增速明显放缓。在视频号电商业务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快手在电商领域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如何突破瓶颈,成为快手亟待解决的问题。
用户增长方面,快手同样面临挑战。虽然三季度在奥运会热场的推动下,用户数据有所增长,但整体来看,用户增长已进入瓶颈期。今年前三季度,日活用户从3.94亿增长到4.08亿,增速明显放缓。而电商业务的GMV也直接依赖于用户规模,用户增长的停滞将直接影响电商业务的未来发展。
不过,快手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在电商领域,快手通过战略性新商扶持计划,吸引新商家入驻,提升泛货架电商GMV占比。同时,快手也在努力提升广告业务,尤其是内循环广告的收入。短剧的兴起为快手提供了新的广告增长点,通过免费观看吸引用户,进而吸引广告主投放。
AI技术的运用也成为快手的一大亮点。快手自研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在推出后迅速受到用户追捧,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佳绩,在海外也赢得了广泛关注。通过AI技术,快手正在重塑内容生态,降低内容生产成本,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然而,AI技术的竞争同样激烈。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布局同样迅速且全面,不仅推出了多款AI应用,还在不断挖角行业顶尖人才。快手在AI领域的挑战同样巨大。
快手内部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近期,快手社区科学线推荐架构负责人任恺等多名技术高管离职,对快手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在创立之初,快手以普惠和理想主义著称,但随着商业化的推进,理想主义与现实规则的碰撞愈发激烈。
在短视频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快手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突破瓶颈,才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AI技术的运用为快手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需要快手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投入,才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脱颖而出。
面对市场的期待和挑战,快手需要拿出更多的实力和创新来证明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快手能否抓住机遇,实现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