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物医药投融资领域频繁回响着一个关键词:“退、退、退”。这一年,二级市场医药板块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行情,先是遭遇了长达半年的低迷,随后迎来强劲反弹,但好景不长,很快又陷入了回调的境地。据统计,从1月至11月,申万医药生物指数累计下跌9.3%,这一跌幅远低于沪深300指数的23.4%表现。
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2024年医药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但2025年或迎来转机。报告认为,从行业政策、估值水平、调整周期以及筹码结构等多个维度来看,医药板块有望实现走强。
然而,面对二级市场的波动,一级市场的投资人普遍采取了谨慎和观望的态度。在第九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多位知名投资人表示,他们更关心的是资金投入后的退出机制,而非资金应流向何处。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陶峰指出,退出困难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二级市场的波动、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外部压力等。
据医药魔方InvestGo数据库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共计630起,同比下降27.8%,融资总额达到421.6亿元人民币,但同比仅微降1.1%。生物医药行业的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特性,使得“耐心资本”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然而,市场上真正的“耐心资本”却寥寥无几。
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许小林指出,资本并非天生就是“耐心”的。如果所投资的企业具备长期成长潜力,那么所有资本都会变得有耐心。同理,如果所有普通合伙人(GP)都能获得丰厚回报,那么有限合伙人(LP)也会表现出耐心。然而,当前市场上缺乏“耐心资本”的主要原因是退出机制面临巨大挑战,导致新资金不愿流入股权投资领域。
投中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国有资本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国资出资人出资占比一直维持在65%以上,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分别达到76.06%和73.81%。尽管国资已成为市场上最大的资方,但社会资本仍然保持冷静,社会融资难度加大。
醴泽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张勇表示,即使在海外,要实现所谓的“耐心资本”也非易事。他指出,当前市场上提及的“耐心资本”,即投资后十年、十五年都不谋求退出的情形,并不多见。张勇认为,“耐心资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级市场在大健康产业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受支付环境影响,除消费医疗领域外,其他领域都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IPO收紧是导致资本退出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港股“18A”章节的落地和科创板开闸,大量资本涌入生物医药赛道,IPO成为常见的退出路径。然而,随着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定位,IPO节奏放缓,成功登陆科创板的医药企业数量锐减。张勇表示,现在A股市场非盈利公司IPO难度极大,因此他们不再将IPO作为唯一的投资目标,而是在项目初期就寻找合理的回报机会,一旦达成便适时退出。
除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外,张勇还提到了一级半市场作为解决方案。他认为,可以通过类似新三板这样的平台,吸引专业财务投资人进入一级半市场;同时,产品也有一级半的孵化机会,如NewCo模式等。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在大会上介绍了NewCo模式的三个主要作用:管线拆分、估值重置以及引进美国高管。
陶峰表示,除了探索新的退出路径外,还需要看到当前投资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他认为,未来Biotech企业需要明确自我定位,专注研发而非商业化。同时,投资机构也需要根据当前形势提高资本效率,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和执行方案,并在投后管理和退出策略上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