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云顶新耀“隐藏金矿”浮现

   时间:2024-12-09 12:24:24 来源:蓝鲸新闻作者:蓝鲸新闻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以原发性膜性肾病市场为例。作为成人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中国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数近200万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总患者病例超20万。

遗憾的是,全球没有特效药物获批,临床上主要是以利妥昔超适应症使用为主的治疗手段,局限性明显:

大约30%患者没有效果,而有效果的群体中,一半的病人仍患有肾病综合征,1/3的患者仍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也正因此,目前原发性膜性肾病已是导致透析的第一大原因,占比高达37%,甚至超过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透析的总和(约30%)。

所以,一款得到临床验证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治疗药物,销售额预期不会太低。而EVER001,不仅能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总共可以治疗4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病,以及继发性狼疮性肾炎。

上述适应症潜在群体规模约1000万人,且除了IgA肾病有云顶新耀的耐赋康上市,其他适应症均未有治疗手段获批。

因此,EVER001备受市场瞩目。而机制、分子的多重优势,更是赋予其更高的价值期待。

作为BTK抑制剂,EVER001作用于疾病发病机制的上游,减少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从而减少B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除了B细胞,BTK抑制剂还能对多种细胞类型产生免疫调节作用。

而目前在肾病领域探索较多的B细胞靶向抗体,包括利妥昔单抗、CD38抗体或BAFF/APRIL抗体等,均只能影响B细胞的特定亚群。

同时,EVER001是为数不多的口服小分子药物,进一步提高了“上限”。

一方面,为其提供了额外安全性优势,允许在必要时停止治疗,并能使B细胞功能在停药后快速恢复;

另一方面,为联合疗法探索提供更多可能。肾病在研疗法较多,不同机制药物或能互补,EVER001安全性良好,且口服带来依从性优势明显,因此未来联用潜力不小。

而相比于同类BTK抑制剂,EVER001在分子设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BTK抑制剂分为三类:共价不可逆、非共价可逆、共价可逆。目前,全球原发性膜性肾病进展较快的BTK抑制剂中,只有EVER001属于共价可逆的设计思路,具备更出色的选择性、更强效靶点结合能力、更少的多脱靶毒性等综合优势。

也正因此,EVER001或能带来更大的临床价值,最终体现更高的商业价值。

/ 02/ BD预期升温

在1b/2a期临床研究中,EVER001秀出了肌肉。

根据剂量不同,该研究分为队列1(100mg QD、100mg BID)、队列2(200mg BID)。

结果显示,在队列1中,抗-PLA2R抗体水平在第24周时已观察到超过90%的下降;在队列2中,第12周时已观察到90%的下降。

抗PLA2R抗体水平和临床疗效紧密相关,其降低预示临床缓解,尤其是免疫学完全缓解。这在患者蛋白尿的下降层面得到了体现。第12周时,两组的蛋白尿基本都下降了30%左右。

在快速起效的同时,EVER001展现了极佳的效果。

队列2在第24周时,免疫学完全缓解率达到100%,队列1在第36周也达到90%。

蛋白尿下降方面,队列1在第36周时下降78.3%,队列2在第24周时下降73.8%。队列1在36周时蛋白尿缓解率达81.8%;队列2在24周时蛋白尿缓解率则达85.7%。

作为对比,现在指南推荐的利妥昔单抗联合疗法,在国内开展的一些研究显示,12个月的缓解率在60%左右,部分甚至低至40%。

同时,EVER001的疗效还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数据显示,不管是队列1和队列2在停药随访期(最长至52周)内,免疫效应均保持稳定。在数据截止日期,两组抗-PLA2R抗体水平下降比例都在100%。

效果突出,EVER001的安全性也非常良好。其大多数不良反应为1级或2级,且未观察到传统BTK抑制剂典型的不良反应,也没有严重的肝毒性。

不同于肿瘤药物,肾病作为一种需要长期用药的疾病,对安全性的要求更严苛。很显然,良好的安全性,是EVER001的一个加分项。

从最新临床数据看,EVER001不仅能显著优于利妥昔等现有药物,还优于潜在的BTK抑制剂竞对,有望更大程度满足原发性膜性肾病市场的临床需求,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也预示,EVER001的BD预期要开始升温了。

在肾病市场探索的前沿疗法并不少,上文提及的HI-Bio、Chinook、Alpine更是凭借核心管线,收获大药企青睐,创造了多个巨额收购案。

这不仅体现了市场对肾病创新疗法价值的高度认可,也将成为EVER001估值的一个重要参考。

/ 03/ 估值逻辑重塑

EVER001更是让市场看到,云顶新耀估值重塑的可能。

基于稳扎稳打的思路,云顶新耀定下了license in、license out再到自主研发走向全球的循序渐进的战略目标。但license in模式的过于成功,让市场认为云顶新耀只有“引进”逻辑,而忽视了其他的价值。

EVER001最新数据的公布,则展示出公司正加速走向战略的第三阶段,并且有能力兑现所有预期。

不只是引进,云顶新耀拥有EVER001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用于治疗肾病领域的权益。潜台词是,其做到了EVER001在原发性膜性肾病领域从0到1的开发。

这并不容易。因为该病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加上长期管理和预后难度较大,研发难度极高。

也正因此,肾病是BTK抑制剂较少涉足的领域。Insight数据库显示,2021年9月份云顶新耀踏入该领域之时,国内22款BTK抑制剂中仅恒瑞医药的SHR-1459申报了膜性肾病。

可以说,EVER001在原发性膜性肾病领域的研发,是云顶新耀完全基于自己的理解和探索、实践,最终实现“破冰”,这验证了其全面的R&D能力,不存在研发短板。

因此,云顶新耀有能力继续拓展新分子和开发新适应症,保证其在肾病,以及更多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入,带来更多高价值的“全球权益”产品。

而公司过往突出的前瞻布局能力,更是保证了这一点。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机制复杂、临床周期较长,肾病一直都是冷门领域。传统的肾脏病临床研究将死亡、终末期肾病等“硬”终点作为主要评估指标,面临长时间随访等综合痛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肾病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相对较少。

但2021年以来,先是KDIGO指南建议将蛋白尿下降指标作为药物缓解IgA肾病进展的合理替代终点,又是耐赋康成为FDA首个基于蛋白尿下降的替代临床终点批准首款IgA肾病药物,预示了肾病的研发门槛大幅降低。

也正因此,近年来肾病市场才会呈现火热的趋势。而云顶新耀则做到了提早布局、完成卡位,证明了管理层的过人之处。

这背后,得益于公司打造了成功的作战体系。

在特定疾病领域,云顶新耀通常会通过自有的顶尖科研团队组合全球资源,构筑从研发、临床甚至后续全球商业化运作的能力。

正因此,在肾病领域,云顶新耀的理解绝对是行业领先的,这保证了公司能够不断挖掘肾病领域的潜力分子,并制定合适的临床策略,确保研发成果的转化,实现全球价值最大化。在电话会议上,公司表示,未来将会基于获益维度考虑,推进EVER001相应的国际化工作。

可以说,EVER001的突围,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未来,云顶新耀在研发、出海层面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惊喜。这个过程,也将伴随着公司估值逻辑的切换。

/ 04/ 总结

春天的希望总是在寒冬中埋下,伟大的变革通常源于至暗时刻。

过去几年,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超出所有人预料。环境的突然变化,打了很多药企一个措手不及,云顶新耀也一度未达市场预期,股价跌至冰点。

但也恰恰是在过去几年应对极端挑战时的思考和播种,推动了公司的脱胎换骨。

2022年9月,随着罗永庆加入,云顶新耀开启一系列战略改革。一方面,捋顺了“聚焦蓝海+双轮驱动”的高效战略打法,完成肾病、抗感染和自免等领域的布局,同时强化自研和mRNA技术平台布局。

另一方面,推动公司文化重塑,凝聚人心、提升战斗力。得益于此,云顶新耀快速迎来了新生,2023年至今3款商业化产品上市,如今“双轮驱动”的模式也即将进入收获期。

可以说,虽然在2022年之前交了一笔学费,但公司却获得了穿越周期的能力,也成功重新赢回了市场的认可。今年以来,其股价涨幅超120%

能够在动荡中不断重塑自我,预示着云顶新耀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这不仅是云顶新耀的故事,也是中国创新药产业的根本逻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