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太阳系中,小行星作为太阳系形成初期的遗留物,扮演着“宇宙基石”的角色。这些数量庞大的小型天体,偶尔会与地球擦肩而过,引发人类的密切关注。最近,一颗直径约0.75至1米的小行星,在北京时间12月4日凌晨,如约而至,于西伯利亚上空化作一道火流星,照亮夜空。全球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紧密追踪,中国科学家也积极参与其中,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11次小行星撞击预警。
在此次预警任务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利用位于云南姚安和青海冷湖的望远镜阵列,从12月3日晚开始,持续数小时进行组网观测,最终成功捕捉到撞击前42分钟的珍贵画面。这些高科技装备包括0.8米口径姚安高精度望远镜、2.5米口径墨子巡天望远镜及0.7米口径多应用巡天望远镜。
紫金山天文台的助理工程师徐智坚表示,此次观测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所处的关键地理位置,以及国内各观测站点的紧密协作。他指出,对于较远的小天体,可以通过日常巡天编目了解其数量和分布;而对于近地小行星,则可通过大口径、大视场的望远镜提前发现,为应对撞击提供充足时间。
据统计,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140多万颗小行星,其中近地小行星接近3万颗。这些近地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可能接近地球轨道,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后果与其速度和质量密切相关。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引发全球性灾难;而直径140米的小行星,则可能对某个区域造成毁灭性打击;即便是直径50米的小行星,也会对局部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面对小行星撞击的潜在威胁,中国已经展开了积极的防御准备。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了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该方案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通过动能撞击改变目标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并在撞击后继续开展科学探测和效果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