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吉大双星闪耀!非沿轨成像技术突破,助力国家防灾减灾达国际水准

   时间:2024-12-08 10:31:17 来源:ITBEAR作者:金台资讯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重要的科技活动,对“吉林大学一号”卫星(吉天星A-01星)及其技术验证星“苏州一号”(吉天星A-03星)的在轨测试进行了总结评审,并发布了图像质量分析报告及数据产品。这两项卫星的研发工作由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林君院士团队的张刘教授主导,通过技术成果转化成功发射。

此次评审活动汇聚了众多业内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以及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水利部减灾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多个国家部委、行业领域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代表。评审活动由林君院士亲自主持。

评审过程中,专家们详细听取了关于吉天双星在轨测试总结报告和图像质量分析报告的汇报,并深入询问了测试过程、卫星平台和载荷工况等相关情况。经过充分讨论和交流,专家们对双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技术团队按照在轨测试大纲完成了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任务书要求,卫星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条件。

专家们还特别指出,吉天双星是全球唯一可产业化、业务化运行的具备非沿轨一次过境曲线成像技术的卫星。其图像质量优秀,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在轨验证表明,该技术已实现超千公里的曲线目标一次成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苏州一号”卫星作为“吉林大学一号”的技术验证星,于今年8月29日成功发射入轨。随后,在9月24日,“吉林大学一号”卫星也顺利升空,并在短短38小时内就完成了首次成像获取。双星在轨测试工作历时94天,于11月30日圆满结束。整个测试过程包括平台在轨测试、有效载荷在轨测试、地面系统测试、星地一体化测试和在轨测试总结等五个阶段。

在测试期间,技术团队安排了300多个测试任务,地面系统共接收了约14.6太字节的图像、遥测及设备状态数据。这些数据均已在地面站接收并上传至地面系统存档。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共生成了20000多幅涵盖多波段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这些图像准确有效地反映了卫星的成像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目前,部分相关技术数据已经提交给国家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试用。这些数据将为近期的自然灾害观测和防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对于推动我国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