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卫星研发、运营与遥感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企业,近日在上交所的IPO之路遭遇挫折。据悉,该公司及其保荐人海通证券已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上交所亦随之终止了其发行上市的审核流程。
长光卫星自2014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08颗在轨遥感卫星的“吉林一号”星座运营者,是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之一。其业务涵盖了从卫星制造到定制化服务的广泛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
然而,尽管拥有如此耀眼的成就,长光卫星的财务状况却令人担忧。招股书显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逐年扩大。2019年至2023年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1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持续为负。
长光卫星解释称,亏损主要源于对遥感卫星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的大量投入,以及当前业务规模尚不足以覆盖成本。这一解释或许能部分缓解市场的疑虑,但公司如何扭转亏损局面,实现盈利,仍是摆在其面前的一大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长光卫星的股权结构中包含了多家国有资本和知名投资机构,如吉林省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旗下的方圆资产、长春光机所、长春新投,以及深创投和中科创星等。这些股东的加持,无疑为长光卫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在资本市场,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始终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长光卫星在IPO前夜的撤单,或许正是市场对其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一次深刻反思。
在商业卫星领域,尽管近年来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但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并不多。以科创板卫星互联网上市公司为例,航天宏图和中科星图等企业的业绩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和挑战。
长光卫星作为长春光机所孵化的第二家拟冲刺科创板IPO的企业,其IPO之路的坎坷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前,长春光机所旗下的长光华芯已成功登陆科创板,而第三家企业长光辰芯的IPO申请也在进行中,但同样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和挑战。
长光卫星的撤单事件,不仅为公司自身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为整个商业卫星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所有从业者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