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天文领域迎来了一项重要突破:中山大学的80厘米红外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并成功发布了首批观测图像。
这批图像中,引人注目的是超新星SN2024xal的近红外波段图像,这是由该望远镜捕捉到的。与此同时,与两微米全天巡天项目的历史图像进行对比,显示了望远镜在红外波段观测的强大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在红外天文观测领域一直存在短板。红外探测器的落后导致红外观测活动几乎停滞。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中山大学提出了80厘米红外望远镜建设项目。
该项目于2022年立项,经过一年的努力,项目团队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制出望远镜与终端相机。2024年,望远镜落户青海冷湖,这一世界级光学红外天文台址。
该望远镜的主要任务是捕捉红外波段的宇宙天体动态变化。在观测超新星SN2024xal的过程中,团队已经获取了其在近红外波段的完整光变数据,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的多波段测光数据分析。
该望远镜采用三反射镜和改正透镜组光学系统,并搭载了两台红外相机,可以通过第三反射镜进行切换,满足多种天文科学目标的观测需求。
与上一代红外望远镜相比,中山大学的80厘米望远镜使用了国产探测器,实现了红外K波段的科学级成像观测,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
望远镜的技术负责人马斌表示,该望远镜将与我国在光学、射电、高能波段的望远镜协同观测,共同揭示宇宙深处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