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的库存在所有行业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尤其是零售业。迅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为零售企业带来庞大的滞销SKU数量和呆滞库存。
过剩的库存对企业造成的最大挑战就是资金占用,过剩产品持续产生的仓储物流成本和销毁处置费用等,都是企业的痛点。
本文对零售指标的数据及图表和分析内容大部分来自CCFA中国经营连锁协会与IBM、Blue Yonder科技集团联合出品的《CCFA中国零售业供应链优化手册》(如需完整版报告请加:zhuangshuai)。
中国零售商的库存周转速度已领先欧美,新零售使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库存周转天数是企业最为关注的核心供应链绩效指标之一,库存周转速度快慢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资 金效率及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
研究分析发现,中国的综合商超、便利店等零售企业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34.7天,而欧美的百货商店、食品店等零售企业的这一指标比中国要慢上2.3天。
中国零售商的优异表现得益于新零售的蓬勃发展和“线上线下一盘货”的实战经验。
第一,新零售为中国零售商带来了扎实的数据基础,庞大的消费历史数据和用户画像能够帮助零售商们不断去累积经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更合理地布局库存。
第二,“双11”、“618”、“818”等层出不穷的电商狂欢节,让零售企业在多年实战中摸爬滚打出了超越欧美企业的库存策略经验,线上线下的库存池共享,各物流节点之间的灵活调拨,已经是中国中头部零售企业的经济而高效管理库存的普遍手段。
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数据显示,全国92%区县、84%乡镇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6月8日,进入618以来京东在西藏售出的第100万件商品打包送往刚刚实现电商覆盖的林芝“万人县”米林。
分钟级收货背后,京东物流全国运营超过1000个仓库,包括云仓面积在内的超过2100万平方米的仓储设施。
京东物流全国日均单量预测准确率超过95.5%,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送达业务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4倍,京东物流智能仓单日订单处理量增长超过100%。
据了解,为了保障供应链的智能、高效,京东智能供应链每天给出超40万条供应链智能决策,包括补货、调拨等;
京东与64.3%的自营供应商实现了智能供应链协同,从而有效提升供应链效率;基于智能决策的预售前置,京东618在200个城市实现了分钟级的送达。
然而,新零售为中国零售商带来销量高、出货快等红利的同时,也为企业供应链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大型促销活动的销量通常是指数级暴增,仅靠历史基线已经无法把握的消费者需求,这让企业备货的 时候常常一筹莫展,需求预测难度倍增。
二,深度互联网化的千禧一代消费者口味更迭迅速,消费粘性和忠诚度偏低,且需求灵活、不固定,这让企业不得不持续推出新品,品类管理的迟迟无法削减品规,为品类管理也带来了极大挑战。
中国零售行业的完美订单履行率已超欧美,指标背后或是供应链执行在救火
完美订单履行率是衡量企业供应链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张完美订单需要同时满足:按照承诺客户的数量交付、按照承诺客户的日期交付、文档齐全正确、质量达成客户验收标准,是能够直接体现企业的供应链执行能力与交付水平的复合型指标。
根据斯坦福商业学院运营和信息技术教授Hau Lee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硅谷半导体生产厂商是最先提出并使用“精确订单”这个概念的代表: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们就开始寻找提高自己完美订单履行率的方法。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注“如何衡量订单交付速率”的这一理念很快传遍了其他产业,尤其是那些亏损的行业。
比如食品业,由于食品分销商(向饭店和餐馆出售食品的公司)会拖延向那些他们认为没有及时履行的订单付款,使得食品生产厂商成本收不回来,整个行业出现亏损。
Lee还认为,尽管生产厂商认识到了“精确订单”的重要性,但许多厂商仍然低估了交付不完美订单所带来的损失。
他举了日本711连锁便利店的例子:该公司为自己的卡车司机支付很高的报酬以此来加快供应链传输速度,然而,卡车司机得利用率并不高,那些高薪司机经常很空闲,无所事事。
为了发现问题的根源,公司开始着手研究订单履行率与卡车司机工作时间的关系,并开始重视完美订单履行率的统计。如果订单可以及时交付,卡车司机就可以立刻开着车去运货,运货效率立刻提高。
研究分析发现,中国零售消费品行业的订单交付能力整体强于欧美。
中国品牌商的平均完美订单履行率在90%,略低于欧美同类型企业0.2%,而中位数及前 20%分位则在93.8%和97.2%,约高欧美同类型企业2%,从指标数据上看,中国中头部品牌商的供应链执行能力已经高于国际水平。
中国零售商的订单交付能力表现更为突出,头部企业已经达到99.7%的完美订单履行率,中位数也在98%,这背后离不开中国仓储物流的基础设施能力,人力资源和与产业完备度的支撑。
亚马逊为了实现“完美订单履行率”还在开放平台体系中增加了有效追踪率(VTR),这是用于衡量具有有效追踪编码的卖家自配送订单所占的百分比。
亚马逊买家使用追踪编码来了解订单配送状态和预计收货时间,也是一项可以反映这些期望的绩效指标。
简单来说,就是7月1日(含)及以后生成的订单,都需要满足有效追踪率的要求,即为5美元以上的包裹使用全程追踪,5美元以下包裹仍可以使用半程追踪。
然而,完美订单的背后也有问题暴露。
许多被调研访谈的企业高层反馈,完美订单的履行常依赖供应链执行部门的多重救火:例如原料断供后的临时性采购、爆品脱销后的工厂插单、爆仓后的多部门紧急支援等。
很多受访企业本身内部的指标体系不够成熟,对KPI的管理尚未实现标准化,企业绩效部门的统计口径也可能存在差异,可能存在业务人员的改单、删单等非正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