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的大国,华夏大地孕育出无数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感强的古城项目,十分适合作为城市文化、文旅、文创产业的平台。这也让不少城镇近几年或是原址扩建,或是“从零开始”,纷纷投入人力物力打造自己的“古城特色游”。
然而,缺乏充分论证的过度建设、盲目跟风上马和同质化严重的古城产业内容,也在古城项目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导致了古城“千城一面”、部分古城斥巨资修建后却无人问津。更有部分县域盲目推动与自身财力、区位和发展定位不符的古城项目并最终烂尾的情况,实在令人痛心。
所谓“幸福的家庭大抵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其不幸”。事实上,运转良好的古城项目要么是底蕴深厚,在古城文旅赛道上开发出了不可替代性;要么就是在商业策划上不断推陈出新,业态丰富多元、有口皆碑。二者还都需要珍视客流,坚持维护,无论是日常还是节假日,都做到了在服务上满足游客,在效益上带动周边商家,才维持住了项目的总体繁荣。
而细看那些“不幸”的古城项目,要么是有交通不便、原生文化资源寡薄等“先天不足”,当地条件实际不足以支撑项目运转;要么是“生不逢时”,既没等来机缘巧合,又脱节于当地产业结构;要么是举债力度过大,游客还未成规模便因资金链断裂而烂尾停摆;要么就是品控不严,缺少特色的同时服务与商品也存在“硬伤”,最终被市场淘汰;等等。
古城和“国潮”经济契合度高,对弘扬古城当地历史、培养文化自信极有助益。我们当然希望,经前期严谨论证和相应决策程序上马的各地古城项目,后续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扎根并发挥积极作用,造福一方百姓。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部分已然运转不良的古城项目,如何关停并转、通过改革寻求出路,摘掉“不良资产”的帽子,也需要集思广益,集中合理解决。这些项目或大或小,或嵌在城内或附在城外,是城建规划的组成部分,解决好相关问题是关系到历史责任的城之大事。
首先,古城项目的量力而行考验着决策者智慧。自古以来,华夏先民的造城选址、城郭框定就能体现出独到的先见之明。城市因势而建,顺应山川地理,且绝不贪大求全。恢宏都城、精致州县、玲珑小镇,古代城建的各种形态基本都是量力而行、顺势而为的结果。当下有些古城项目规划脱离实际,古城建设规模在既有的古老城郭基础上过度加大、图全,这其实并不明智。如果真正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修旧如旧,原址或新址精细复刻,哪怕是缩小版的或部分古城复原,也有其延续城市文脉之功,相信不仅访客会愿意买账,历史也会首肯。
其次,古城项目如何别具特色考验着运营方的能力。目前各地通行的古城运营模式是平台公司进行配套,且主要是具有国资背景的文旅集团。这些平台公司运营和策划项目的能力其实大相径庭。运转经营,关键在人,尤其在品牌项目和优质团队的打造上。一方面,古城项目在运营过程中能否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节庆赛会、名人效应、粉丝经济、品牌联名等方式带来客流,往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一旦古城项目的内容复制粘贴、落入俗套,就不免口碑不佳,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古城项目的客流也不能忽视人性化设计等精微之处。有的古城项目房屋雅致、设计巧妙,开业之初人潮不少,偏偏没有设计好停车位,导致游客来去不便,最终没落。
最后,盘活古城项目,不妨也向海外城市取取经,而非一味跟风。如东亚近邻的日韩,有不少“小而美”的古城项目,而且能够形成数十年甚至超过半个世纪的品牌。欧洲国家在古城方面一直注重维护,“古城游”和“古堡旅宿”类型的产品,松弛感鲜明且风靡多年。相信古城项目也可以找到中国特色的发展方案,让古城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