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海探测领域迎来历史性时刻,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在深海探测技术装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跻身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大洋钻探船的国家之列。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排水量达到42600吨,全长179.8米,型宽32.8米,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11000米钻探深度。其集成了全球最先进的钻采系统,将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提供坚实保障,有力支撑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大洋钻探旨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探寻大洋底部矿产及深海生命存活下限。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作为提议建造“梦想”号的科学家之一,分享了“梦想”号的故事。他表示,“梦想”号的入列,不仅为我国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研究平台,还意味着我国在深海探测领域将有望与欧美国家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取得引领地位。
“梦想”号在钻探能力、钻探方式、动力定位、自持力、排水量以及年度运维费等多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船上建有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船载实验室,涵盖九大领域,拥有2万多个监测点,能够实时对全船态势进行监测和感知。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67航次首席科学家孙珍透露,“梦想”号将使我国离“打穿莫霍面,进入上地幔”的梦想更进一步。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尽管人类从未成功打穿过这一界面,但“梦想”号的出现,为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梦想”号于2017年立项筹建,2021年11月启动连续建造,经过多个关键节点的顺利完成,最终交付使用。根据计划,“梦想”号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大洋钻探首钻。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认为,要最大限度用好“梦想”号,需要建立全球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发起由中国牵头的新一轮国际大洋钻探大科学计划,凝聚全球科学家的力量,共同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许振强表示,“梦想”号将瞄准莫霍面钻探等前沿科学问题,聚焦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科技自立自强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技术准备,推动原创性、引领性重大成果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