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求支招!”
这两年互联网上兴起了一种
“听劝文学”
大家从外形打扮到旅游攻略
再到offer选择等等
都开始喜欢拿到网上来问一问网友的意见
这种帖子下面也往往都是“门庭若市”
路过的网友都会给出自己的建议
从各种角度为求助者提供信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
与互联网变得密不可分
8月29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发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以前有人说
读过的书就像吃过的食物
可能不记得吃过了什么
但它们会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而如今这个形容似乎也同样适用于互联网了
我们每天从网上获取海量的信息
接收着来自各个视角下的观点
可能大多数浏览之后就忘记了
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留下了它们痕迹
“人生是旷野”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
这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口号
让多少人开始踏上了旅行的道路
去追逐“没有天花板的地方”?
还有最近实现从线上到线下
现象级传播的“8个瑞士卷怎么分?”
被大家纷纷拿来对伴侣进行测试
能不能分好瑞士卷
变成了检验两个人关系是否亲密平等的标准
每个人都变成了这些热潮中的
一朵朵浪花
诚然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带来了很多正向的改变
年轻人在网上自发签订
“陌生人父母互助协议”
向陌生的长辈释放善意
遇到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
先打开社交媒体看看其他网友的经验贴
直播自习室、自律Vlog因为可以
给观众带来满满的生活动力
而备受欢迎
……
但也不可否认
一些热点话题也不仅仅是网民意见的
全部呈现
背后或许还存在着
为了流量吸引公众注意
引导舆论走向的幕后推手
刻意放大某一个观点
改变着人们的看法
同时在算法推荐机制的作用下
我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接收到的信息
都是“个人定制”的
甚至在某些平台上
就连评论区中呈现的内容彼此之间
都有所差别
使得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这也要求着人们
在互联网上浏览和接受信息的时候
保持客观和理性
对于意见领袖和网友的发言
有自己的判断
避免被情绪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