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双十一”电商大促再次掀起消费热潮,但部分电商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服务却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争议。这一新型支付方式让不少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下单,导致误购、逾期费用等问题的出现。
据消费者反馈,他们在未输入密码或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就被系统自动选择了“先用后付”模式。有的消费者本意只是收藏商品或加入购物车,却意外完成了购买。更有甚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了多笔订单,不仅包裹堆积如山,还面临违约金和逾期费用的困扰。
上海市消保委通过模拟消费者体验发现,多家头部电商平台均推出了类似服务。然而,这一服务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平台在用户未明确同意的情况下默认开通“先用后付”,且下单流程与原有结算方式差异较大,导致消费者操作失误。该服务背后涉及第三方金融机构授信,逾期未付款将影响消费者信用,但平台对此类信息的提示不足。
消费者想要取消“先用后付”服务也面临困难。关闭入口隐蔽且难以寻找,即便找到也可能因存在未完成订单而无法关闭。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呼吁平台应尊重消费者选择权,明确告知服务细节和潜在风险,并提供便捷的取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