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深海矿产资源研究团队在国际海洋学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西北太平洋富钴结核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聚焦于多金属结核中关键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和化学地层学,揭示了结核形成和演化的新机制。
研究团队对西太平洋的多金属结核进行了深入分析,成功获取了10层样品的锇(Os)同位素组成数据。这些数据与海水Os同位素的演化趋势相吻合,为结核建立了精确的年代学框架,并确定其初始生长年龄约为3600万年。这一发现表明,西北太平洋的结核生长历史与南极底流的形成密切相关。
根据结核的结构和关键金属分布特征,研究团队将其划分为三个层序。早期生长阶段结核富含Mn和Si,Mn/Fe比值高,反映了当时低纬度、高生物生产力的成岩环境。随着早中新世的到来,结核的化学组成逐渐转变为水成成因。最终的矿化阶段则显示出环境稳定、底流活动减弱的特征,形成了致密的水成铁锰纹层。
此次研究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任江波高级工程师担任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