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楼市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一位买家在10月份与房东签订了一套东城区的学区房合同,并支付了5万元定金。然而,随着市场情绪转暖,房东突然要求涨价20万,否则宁愿违约赔偿双倍定金也不愿出售。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自930新政后,北京房产市场热度有所回升。11月份,二手房成交量超过1.4万套,部分学区房价格迎来小幅上涨。例如,海淀东南小区的一套80平米三居室,从5月份的766万涨至11月的1038万。朝阳区的太阳公园北区,89平米两居室价格也从8月份的1000万涨至1185万。
不仅北京,北上广深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迹象。深圳南山华润城一期的一套89平米三居室,从9月份的跌破1000万涨至最近的1220万以上。广州珠江新城的一些豪宅大平层,成交单价也稳定在14万以上。南京的部分小区成交价也开始回暖。
然而,市场并未全面回暖。尽管一二线核心区域的部分二手次新房价格出现上涨,但整个市场仍以降价为主。上海就是一个例子,尽管成交量火爆,但主要集中在低总价房源,二手次新房价格并未明显上涨。价格降到位的房源成交速度快,但稍一抬高,刚需买家便不再买账。
进入11月后,北上广深的楼市热度有所下降,但好于去年同期。广深限购松绑后,大量内地投资客进场,消化了大量低价房源,导致市场出现“缺货”现象。但只要有笋盘或高性价比的新盘出现,刚需买家仍愿意上车。
这一现象表明,房价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已基本接近底部。刚需买家对高价房持谨慎态度,而笋盘一旦出现便会被迅速抢购。随着高层启动救市政策,未来市场或将逐渐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