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中国居民消费是否处于升级状态的讨论持续不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刘向东与学生米壮通过对比2009年和2016年的消费数据,揭示出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尽管整体消费趋势向上,但仍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在2016年表现出消费降级特征,即将更多收入用于满足基本需求,而非改善型消费。
2016年,“消费升级”的概念风靡一时,电商平台积极引入全球商品,品牌商推出高端产品线,政策层面亦强调提高供给质量。然而,两年后,“消费降级”成为年度热词,拼多多等平台凭借低价策略迅速崛起,活跃买家和GMV大幅增长。
到2024年,低价竞争已席卷各行业,电商平台全年以价格战为主,服务业亦受影响,部分一线城市餐饮业利润大幅下滑。低价现象不仅引起政策层关注,公众也开始担忧其对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的影响。
刘向东认为,低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供给能力升级、消费代际更迭带来的“质价比”追求,以及收入下降导致的真正消费降级。他强调,前一种低价是消费行为迭代的结果,无需过度担忧;后一种低价则需警惕,需通过宏观政策介入解决。
刘向东指出,电商平台通过新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降低商品和无形服务成本,持续掀起价格战。然而,这种成本降低并不以牺牲质量为前提,平台提供的低价产品仍符合消费者对质量的预期。他强调,“质价比”是一个比例,消费者会根据质量下降的幅度和价格下降的幅度做出选择。
在探讨低价现象的成因时,刘向东提出了“相对的低价”和“绝对的低价”两种叙事。前者是消费代际更迭的体现,推动优质产能迭代,释放新的消费空间;后者则是由收入下降导致的,加剧了“低价—低质”的负向循环。
刘向东认为,要走出低价共振的困境,需分类施策。一方面,要顺应消费行为规律,鼓励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减少政策限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增加工作机会、提高收入来扩大消费。他强调,收入是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只有收入提升,消费者才会为高质量产品买单。
刘向东比喻中国人的消费就像上台阶,有些人停留在同一层欣赏风景,有些人则因爬不动而需要休息。他相信,随着收入和资产价格恢复正常,中国人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将重新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