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瑞幸模式”的库迪,成为瑞幸之后,中国第2家门店破万的咖啡品牌。
10月22日,正值首店开业两周年,库迪咖啡宣布全球门店数量已突破万家,业务遍及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品牌门店数量位居全球第四。
公司董事长兼 CEO 钱治亚称,两年累计闭店率仅 3.6%,门店盈利能力提升。品牌方目前推进便捷店战略,计划年底实现 8000 家便捷店布局,未来三年要布局 5 万家。
当前库迪已有部分新开业门店以店中店、便捷店形态落地。有媒体走访发现,类似这样的“店中店”已悄然出现在餐馆、加油站、家电品牌店等多种场景中。
近年咖啡市场,可以用一个“卷”字形容。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一方面,新的咖啡品牌陆续崛起,私人咖啡馆也遍及街道和社区;另一方面,品牌方自掏腰包打“价格战”也成为常态,其中尤以瑞幸、库迪为主动发起者,其他一众咖啡品牌和私人店铺被动参与,有的甚至赔本拉客户、赔钱赚吆喝;价格战也进一步打开下沉市场,从大都市到小县城,咖啡店已经成为标配。
白热化竞争之下,即使是全球咖啡行业老大星巴克,也在调整定位迎合中国市场,以优惠券形式降低产品价格,放慢门店扩张速度,进入更低线城市。
今年7月底,星巴克CEO纳思瀚曾在财报会上表示,公司在中国继续面临更加谨慎的消费支出和加剧的行业竞争,在过去的一年里,前所未有的门店扩张、以牺牲同店销售和盈利能力为代价的大规模价格战对营业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主动发起价格战的瑞幸也不好过。今年上半年瑞幸咖啡总净收入达146.81亿元,同比增长38%。但是净利润为7.88亿元,同比下滑近50%。
也不乏曾经的老品牌,或未及时调整定位,或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从全国头部咖啡品牌名单中消失。
近期,昔日咖啡第二连锁”太平洋咖啡”被曝大量关闭门店,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历经一年时间,太平洋咖啡全国门店数量减少百余家,且在多个城市仅剩1家门店,在广东、香港等传统优势区域的门店数也在不断缩减。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此分析,30元价格带以内的咖啡,包括星巴克在内还有很多选择。在他看来,太平洋咖啡坚守所谓的“击中商务人士”策略已落后于市场。
还有一众在价格战中被淘汰关门的咖啡店铺。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8日,咖啡行业近一年内新开店89346家,净增长48508家,两者数据对比下,这也意味着,在过去一年内咖啡赛道闭店约40000家。
那么当前我国咖啡品牌竞争格局如何?据《中国咖啡产业报告2024》,当前我国前十咖啡品牌门店占比27%,其中瑞幸、星巴克、库迪、幸运咖、manner等均在快速开店扩张,瑞幸在所有城市等级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回过头看,在此激烈竞争下,库迪过去几年崛起的动力是什么?今后“3年布局5万家”的底气何来?
业内普遍认为,库迪两年开出上万家门店,主要原因在于复刻瑞幸的低价策略、重点开拓成本更低的便捷店、出海寻求增量市场等。这些原因也将继续推动库迪接下来的扩张步伐。
与此同时,咖啡品质也成为各品牌攻克重点。有媒体指出,面对逐渐专业化的消费群体,本土咖啡品牌也纷纷将目光投向原材料的比拼。从原产地到加工处理工艺,再到冲煮出的风味和口感,咖啡豆的品质成为各家“内卷”的重点领域之一。
朱丹蓬认为,对一众咖啡品牌而言,“价格战”只是品牌竞争的第一阶段,是成立初期铺开市场的普遍策略,而中国的咖啡行业即将进入全方位、多维度的竞争。
“这意味着连锁咖啡品牌仅靠价格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消费者不单讲究性价比,也讲究质价比,品牌还要更多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