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时代,协同办公:越变越好还是越变越糟?

   时间:2024-10-15 17:01:27 来源:ITBEAR作者:沈瑾瑜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国内协同办公领域对AI技术的强调似乎过于显著,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诸如飞书、钉钉等工具的核心功能,如在线文档、多维表格和打卡签到等,与AI技术的关联并不大。这一观察引发了对AI在协同办公中实际作用的深思。

近年来,软件领域的新创公司大多聚焦于AI,无论是搜索、生成还是对话类产品,这些公司往往基于大型模型开发应用价值,并因此获得了高估值。然而,在协同办公领域,AI更多被视为营销噱头而非实际卖点。多数客户表示,他们对AI的实际需求有限,许多所谓的AI功能并未被广泛接受。

在某些情况下,引入AI反而使工作流程复杂化,例如使用AI进行信息检索后仍需人工验证。由于用户对AI的信任度有限,这限制了AI在协同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国外协同办公工具如Zoom也面临类似挑战,尽管曾因其简洁易用的视频会议功能而迅速崛起,但随后的发展并不理想。

Zoom的创始人袁征将希望寄托于AI,试图通过AI重塑公司的竞争优势。Zoom推出了多项生成式AI功能,如Zoom AI Companion和Zoom Docs,旨在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团队协作效率。然而,这些AI功能更多起到辅助作用,而“免费”策略则成为Zoom建立更深护城河的关键。

另一方面,明星软件Notion通过全面重构AI功能,实现了显著的商业化增长。Notion AI不仅提供了写作辅助、对话机器人交互改进等功能,还实现了跨应用调取知识库的能力,从而提升了用户生产效率。其付费用户数量和ARR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为国内协同办公工具提供了借鉴。

尽管钉钉和飞书也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少。钉钉通过接入阿里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完成了多条产品线和功能的AI化,并推出了多种年费服务选项。然而,实际愿意为此付费的客户规模仍不算庞大,钉钉尚未实现盈利。飞书同样在多个产品中融入了AI功能,但具体的商业化路径仍在探索中。

国外协同办公工具多采用按功能付费的模式,而国内工具则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这既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差异有关,也与用户对协同办公工具价值认知和付费意愿的不同有关。然而,AI技术的融入确实提升了Zoom等企业端销售额和客户留存率。

为何同样布局AI,国内外的协同办公领域在商业化方面存在如此大的差距?这并非仅仅因为国产软件的AI功能不够强大或市场对AI的期待过高。实际上,AI在协同办公中的作用并非万能,更多是作为智能助手的形式出现。研发成本、商业模式、付费环境等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协同办公公司投入了大量成本研发AI,但并未获得可观的回报。

回到商业的本质,客户需求和市场定位依然是决定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AI技术为行业带来了变革,但商业的核心原则并未发生变化。过度的AI投入有时会让企业迷失方向,对“究竟应该做什么”产生疑惑。因此,在探索商业化路径的过程中,协同办公工具需要更加关注客户需求和市场定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