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早购买早享受优惠,而延迟购买则能享受到折扣。这一现象在各类车型中均有体现,A级家轿价格已降至6、7万元区间;原本起步价20万元的主流B级车,如今12万元即可入手;即便是BBA等豪华品牌,也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策略以提升销量。购车成本的降低,已成为当前汽车市场的普遍共识。统计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与2022年同期相比,燃油车成交均价下降了1.02万元,新能源汽车和混动车型的成交均价也分别下降了0.89万元和2.51万元。
面对终端价格的下滑,车企的盈利能力是否受到了冲击?在产品价格、研发投入与市场份额的多重考量下,车企们能否维持其利润水平?
尽管车价日益亲民,但车企的盈利能力却并未减弱,反而有所增强。据各大上市车企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除少数例外,大多数中国车企均实现了盈利。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近年来不断推出冠军版、荣耀版等车型,在提升配置的同时降低了起售价,并因此赢得了大量订单。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营收达到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同样表现出色,同比增幅达24.4%,甚至超过了营收的增长率。
车企的盈利水平不仅体现在利润总额上,单车利润同样是一个重要指标。根据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国内车企中单车利润排名前五的分别为长城、吉利、理想、比亚迪和赛力斯,其中最高单车利润达到1.28万元。比亚迪自2011年A股上市以来,连续14年的研发投入均高于净利润,累计研发投入已接近1500亿元。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其产品竞争力,也为其赢得了市场。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比亚迪目前拥有超过90万名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人员近11万,成为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他同时强调,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车企应相应降低产品价格,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车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需要考虑长远发展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过高的利润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形象,而过低的利润则可能影响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因此,寻找“合理利润”的边界成为车企的重要课题。
全球车企的单车利润榜单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据易车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际主流品牌的单车利润大多在1-1.5万元之间,而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单车利润则更高。与日本车企相比,中国车企将单车利润控制在1万元左右,既保持了与国际车企的竞争力,也为股东、员工和合作伙伴创造了价值。
中国车企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建立了技术护城河,冲击了合资品牌的市场定价权。未来,这一模式有望复制到海外市场,让更多全球消费者受益。中国车企正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改写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
关键词:#中国汽车市场# #车企利润# #新能源汽车# #技术研发# #全球市场#